記得好久以前買的一本教養書,
是一位牙醫師教養2個女兒的分享,
書名:原來教養可以這麼浪漫。
作者強調讓孩子在大自然裡探索,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,
對孩子培養想像力和創造力是一項最天然的資源。
看了這樣的教養觀點,其實還頗為認同。
想想自己小時候 ,小學5年級以前的家,
三合院後,就有一座小森林,
常常都是兄弟姐妹們和鄰居的幾個同齡的同伴,
一起在小森林裡闖蘯。
當然,我不曉得,那對我是不是有培養了所謂的"觀察力和創造力"
只知道,到現在為止,一直都還懷念著:
小森林的氣息、
脫下拖鞋爬上枝幹坐在上頭的感覺、
光著腳踩著泥土的真實感、
好多好多...
那是一種自由自在的感覺,
有一種暢快極了的感受。
每天,都想一個人或者呼朋引伴的往後院的小森林裡跑去,
在那裡,我們每隔一些時候,
就會找出一種新奇的"東西"(動植物、特別的小地方、
也會發展出很多探險的主題....
呵..好多、
真的 好懷念。
但,想想現在若兒現在的居住環境,
和一般的都市相較之下,
我們已經還滿算鄉村了,
可以接觸所謂的自然生態的機會,也算多一點點了…。
但,還是覺得如果平常的生活裡,
少了可以聞聞樹和花的天然氣息、
少了可以摸摸樹看看蟲兒的機會,
真的很可惜。
那種感覺,
是經過細心整理的人工花園
和豐富的遊具所無法取代的。
有很多用心的父母,
會在假日或特意安排假期,
帶著孩子到大自然裡呼吸。
想想我們,
不常讓孩子有什麼大自然之旅,
心裡,總是有一種"無法如此"的不滿足感。
看著若兒一天比一天更成長,
對好多事物的探索與冒險需求不斷的增加,
與她每天在一起的我,
就無法不想想,該怎麼來豐富與滿足,
對自己與對若兒而言都很珍貴的"童年"。
規畫大自然之旅。
:這點,對若兒來說可能會常失望....
呵...因為她老爸的時間總是不夠用。
就是經過這樣的思考與重視,
於是,自己想了一個點子,
就是----沒有!就自己創造啊~
哈..
我想到了遠在天邊、近在咫尺的"舊舊的小公園"
一出門就是健康步道,
遊具老的沒話說,
溜那個"大象溜滑梯"可以把褲子溜破,
輪胎的鞦韆,生鏽的鐵鋉常會發出刺耳的聲響..
但..
它偶爾飄來的草香,
一群自在飛舞的小蝴蝶,
還有大樹小樹的陪伴,
如果,仔細觀察,
其實,在這裡可以聞到一點自在的鄉村氣息。
((應該說..是自己很喜歡...))
如果可以,
能不能透過刻意的安排與引導,
讓這裡成為一個"有趣的童年"呢
有沒有可能在這個資源這麼有限,
有一點人工,也有很多自然的小地方,
去創造一點點的小樂趣呢....
坦白說,是一個對"教養"還是個新生的我,
一個很大的學習。
原本來到小公園時,
就一股腦的往鞦韆、溜滑梯跑...
長大了,對那組讓麻咪望之怯步的伸展欄杆(自己取的名)
躍躍欲試..
這次,
引導著她玩玩別的東西吧...
一樣的事物,可以有很多的可能與玩法
1往草皮走去...(以前從未踏進草皮)
在不會傷害草皮的原則下,讓她小小的探索...
2躺在輪胎上
這是她自己發明的..
3吊住欄杆,伸展自己。
4又跑到輪胎上,這次說要側睡.
5她常在這裡決定下一站是什麼
- - - - --
1小蜈蚣的殼。
在草皮下,我們發現了一隻正在跑跑的小蜈蚣和好多正在忙做工的小螞蟻.
突然發現一只紋理還很鮮豔清晰的小蜈蚣,仔細一看...原來是殼,,,
它,真的好小。
2想摸摸又害怕的小手。
3手手蓋住一隻螞蟻。
4正在和小蟲蟲們講話:蟲哦... !Q%@Y^#!Y
- - - - - - -- - - -
1、找到一枝小小的、乾掉的樹枝。
原她問:瑪麻...這是什麼....
堅持要送給麻咪。
2、故意表演出會害怕的樣子,
看麻咪害怕,就可樂的咧。
3、引導一次以後,
她就這樣自己在草皮邊緣看了螞蟻好久好久...
還一直在找那隻小蜈蚣..。
- - - - - - - - - -
這一次是很新奇,
只是,也不曉得以後會不會膩。
後來,我們還拿了枯葉,
摘了一片小葉子當湯匙,
玩了"盛飯、煮菜菜"的遊戲。
這需要很專注和很細的動作才能完成,
因為樹葉和樹枝都很小。
若兒玩的不成功,
她總是弄倒。
倒是一旁有個大姐姐,
她看了我們的遊戲後,
自己在旁邊大陣仗的玩起扮家家酒的遊戲了。
- - - - - - - -
回家前,
我們手牽著手,
我問了若兒,
「下次,我們再來找蟲蟲好嗎」
若兒回了一句好輕盈且可愛的:「好~(是輕聲的好)
還有小螞蟻。。」
嗯~好~:)
對於自然環境,我們"沒有"
"沒有!只好自己創造嚕"。
((噗.....)))
PS:小若兒最近在小公園裡,很愛抱著大樹= =
2009 10 11
- - - - - - - - -。
我們一起在小公園裡發現"自然"
小若:2歲7個月。
- Nov 01 Sun 2009 08:54
創造一點點的"自然"樂趣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